C.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12.學生年齡特征中所指的兩個方面是()
A.認識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氣質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國實行的第一個現(xiàn)代學制被稱為是()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10個空;每空1分;共10分。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學和倫理學基礎上的教育專著是教育家撰寫的《 》。
15.歐洲封建社會里,曾出現(xiàn)過( )教育和( )教育兩種有代表性的教育體系。
16.教師備課要求寫出三種計劃;這三種計劃是( )計劃、課題計劃和( )計劃。
17.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和( )之間的矛盾。
18.課外校外教育的組織形式一般包括三大類;即群眾性活動、活動和( )活動。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9.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任務和課程實施方面的改革目標是什么?
20.班主任應如何組織培養(yǎng)班集體?
21.我國中小學德育應遵循哪些德育原則?
四、論述題
22.試論掌握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B 3.B 4.A 5.D 6.A 7.A 8.D 9.D 10.B 11.D 12.D 13.B
二、填空題
14.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 15.教會 騎士 16.學期(或學年) 教學進度課時
17.社會要求的道德規(guī)范 學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礎) 18.小組個人
三、簡答題答案要點
19.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0.
(1)確立班集體的奮斗目標;
(2)選擇和培養(yǎng)班干部;
(3)培養(yǎng)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yōu)良的班風;
(4)組織多樣的教育活動。
21.
(1)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
(2)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原則;
(3)知行統(tǒng)一的原則;
(4)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5)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6)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7)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8)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四、論述題答案要點
22.
(1)掌握知識是發(fā)展智力的基礎;不能脫離知識的傳授和掌握憑空發(fā)展智力。
(2)智力的發(fā)展是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的條件和工具;智力發(fā)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約著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和速度。
(3)知識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們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有計劃、有目的、自覺地發(fā)展學生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