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內(nèi)容是欣賞綜合課《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
本課我選用的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欣賞教材第二單元第二課。本單元共三課時,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體裁歌曲的欣賞,了解音樂作品的時代風格,民族風格和個人風格;《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將主要欣賞學習蒙古族民歌《贊歌》和哈薩·克民歌《瑪依拉》!顿澑琛肥堑湫偷拿晒抛逡魳凤L格的代表,是一首長、短調(diào)相結合的歌曲,曲調(diào)豪放,優(yōu)美深情,剛柔并進的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感染力;哈薩克民歌《瑪依拉》熱情奔放,富于草原風味。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聽賞兩首各具特色的民歌,使學生了解蒙古族和哈薩克族民歌的音樂特點,認識到在同一國家不同民族的音樂特色和音樂風貌,從而增進學生熱愛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情感。
本課的重、難點是通過欣賞不同民族的音樂,使學生能按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等特點分辨兩個不同民族的民歌。由于少數(shù)民族的民歌分布廣泛,知識面涉及較廣,歌曲的風格又各不相同。所以我采用了視聽教學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的優(yōu)點來幫助學生感知音樂,從而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點,通過直觀的圖象來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它由復習前課樂理知識,聽賞歌曲,創(chuàng)作活動這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我采用提問的方式開課:“同學們,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那你們對這個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先讓學生講講對少數(shù)民族的認識和看法。引起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的興趣(點題),問題和學生的經(jīng)驗相結合,學生很快就進入了現(xiàn)實生活中去,從而引起他們傾聽的愿望。接著我將采用多媒體影像播放一組少數(shù)民族風情的介紹片段,讓學生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
接著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首先我讓學生欣賞《贊歌》和《瑪依拉》兩首歌曲的旋律片段,提問:這兩首歌曲各屬哪個民族?兩首不同的風格民歌片段,引發(fā)學生了解各民族音樂全貌的興趣。然后我用課件展示出中國的版圖,把學生“帶入”蒙古,去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吃、穿、住、行等風俗習慣,這樣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形象具體化。接著我將讓學生欣賞具有典型蒙古風格特點的歌曲《贊歌》,欣賞完后由學生談談自己聽后的感受,這樣能讓學生在聽賞和分析的過程中了解蒙古族的音樂,最后與他們一起總結出蒙古族歌曲的音樂特點--旋律自然流暢,寬廣。
在一段長時間內(nèi)的視覺圖象后,為了讓學生能松弛一下,我將運用音樂律動法,讓學生感受蒙古風格的舞蹈,教他們隨音樂的節(jié)奏做一些簡單的壓手腕、騎馬、跺肩的動作,來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使課堂活躍起來。接著欣賞一段新疆的舞蹈片段,欣賞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問: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新疆在中國版圖的位置?學生根據(jù)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分別講講自己眼中的新疆,同時我會讓他們欣賞哈薩克民歌《瑪依拉》,在聽時,我會提示他們注意聽哪一句給你感覺最特別?為了讓學生更加準確的抓住新疆民族音樂的特點,我會讓他們再復聽一次跟旋律哼唱,最后我運用表格對比的形式,和學生一起總結出新疆民歌的音樂特點--熱情、奔放、自豪。然后把蒙古族民歌與新疆民歌的旋律和節(jié)奏等特點作比較,這樣能引導學生更加直觀的區(qū)分出不同民族音樂來源與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和音樂文化。
最后是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作活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將播放兩首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歌曲,讓學生說說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其音樂特點有哪些?有了前面兩個民族音樂的分析過程,學生能更加熟練的抓住不同民族的音樂特點。然后我再讓他們根據(jù)不同民族的特點進行表演創(chuàng)作,如:舞蹈、繪畫、服裝展示等等。這樣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真正的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學生在一起創(chuàng)作,發(fā)揮集體精神,并進行互評。學生在輕松快樂自由的氛圍中了解到音樂離不開人民和以人為主體的社會生活。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也有著各具特色的音樂文化,都具本民族的風格特色,從而成為該民族的重要標志。
這堂課,我重在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將學生的體驗和活動穿插其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方式的改變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課堂也變得格外生動、有活力。這一課在教學上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在課堂里巧妙的將欣賞民族音樂--探索民族音樂--表現(xiàn)民族音樂融合在學生的活動中,并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fā)現(xiàn)不同民族的特點,整個過程連貫而自然。另一個特點是教學控制,通過熟悉的音樂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比賽加上有效的控制,使課堂真正做到活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