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是第五冊第一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略讀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她們一邊打水一邊夸自己的兒子。當母親們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時候,三個兒子都來了,但只有一個兒子接過**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敘述中,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這篇課文在串連一、二組教材中取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的小結(jié)運用,又將對第二組訓練重點"多讀多想,讀通課文"作好鋪墊。在仔細對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基礎(chǔ)上,依據(jù)略讀課文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方法性目標:
根據(jù)"閱讀提示"獨立閱讀課文,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情感性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兒女應(yīng)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力性目標:
以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為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老爺爺?shù)脑,他為什么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二、靈活多樣,說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yīng)"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搜集有關(guān)父母疼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這既為上課的對比做好準備,又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談話激趣法
在學生交流身邊的事例基礎(chǔ)上,教師適時談話激趣,拔動學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達到"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效果。課堂中,教師的談話也必不可少,或指導、或點拔、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3、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媽媽、當老爺爺、當兒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xiàn)"三維一體"的教學。
4、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圣陶語)如何帶領(lǐng)學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讀書指導十分重要。在本課教學中,我將通過"初讀、精讀、賞讀、活讀"對學生的讀進行四個層面的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主動參與,說學法
1、聯(lián)系生活法
。⒄Z文的學生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度齻兒子》一文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自身與父母的關(guān)系說起,說平日父母是如何關(guān)愛自己的,也談自己在父母繁忙時的一些做法。
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diào)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xiàn)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學習《三個兒子》過程中,要著力創(chuàng)設(shè)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優(yōu)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xié)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chǔ)上,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4、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jié)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jié)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jié)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讓評價項目多元。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四、多元閱讀,說程序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我設(shè)計了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
1、初讀生疑
上課伊始,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有關(guān)母(父)子情深及其他材料,為課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并通過教師的激情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師: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是,生活中,并非每個孩子都能孝敬長輩,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三個兒子》。
在齊讀課題后,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流利、正確,并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弄不明白。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可結(jié)合讀文,讓學生當"小老師",解決文中新字、新詞的認讀。
2、精讀探究
梳理疑難,歸納出學生共性的問題:明明是三個兒子走過來,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在精讀過程中,可讓學生采取讀、畫、圈、議等方法,形成個體感悟,而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基礎(chǔ)上,形成共識。
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
①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zhuǎn),真好看!
②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哿硪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通過朗讀比較、角色扮演、重點圈議等手段,讓學生明白"只有能幫助媽媽分憂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從而弄清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的原因。
3、賞讀體味
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中,要以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多層次的朗讀訓練,對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仔細揣摩、玩味。尤其要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讓學生置身于課文的角色中去,設(shè)身處地地讀,如臨其境地讀。通過賞讀,讓學生明白"母親總是很愛自己的兒子的,她們情愿負重,也不會對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那個用實際行動來分擔母親重擔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兒子"的道理。
4、活讀延伸
學生在以文本展開卓有成效的對話后,引導其說出心中的感受將變得水到渠成。在活讀階段,可讓學生在通讀全文,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在此間,可通過設(shè)置"凡人名言"欄目,激勵學生說出所讀所感,使作者、文本、讀者三者之間的情感達到高度的融合,并由此形成一個課堂高潮。而后,再讓學生完成彈性作業(yè):回家后,認真地完成一件家務(wù)事,把做的、想的寫下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建構(gòu)起大語文的學習觀,并以此帶動形成家庭"親情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