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說的課題是圓的周長。這是《實驗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中一個課時的內(nèi)容。下面,我來談談如何教學這一課。
一、理解本課內(nèi)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以前已經(jīng)學過直線圖形,上節(jié)課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為本課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通過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從而為下節(jié)課學習利用圓的周長公式,反求圓的直徑或半徑,作好了理論上的準備。
二、把握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和掌握圓周率的意義及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難點是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圓的周長公式的推導。關鍵是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三、確立本課教學要達到的目標
本課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圓周率及圓的周長的含義,掌握圓周率Л的近似值,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的測量圓周率的探索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通過2道例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向?qū)W生介紹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祖沖之在當時低劣的條件下,準確計算出圓周率的偉大成就,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準備本課的教具和學具
教師準備一根一米長的直尺,一根6米長的皮尺,幾個大小不同的用硬紙板剪成的圓,一個用硬紙板剪成的長方形。學生每人準備一把小直尺,一根包裝帶,幾個大小不同的硬紙板剪成的圓(瓶蓋、算珠等圓形物體更好)。
五、采用實踐感悟、協(xié)同探索、抽象概括等教法與學法,讓學生享受成功
1、實踐感悟。
上課開始時,教師拿出長方形硬紙板,讓學生通過口述,手摸重新認識一次長方形的周長。再拿出圓形硬紙板借助長方形周長的引渡,讓學生用皮尺圍測、用圓在皮尺上滾測、用手在圓周上滑摸等方式認識并理解圓的周長。
2、協(xié)同探索。
當學生對圓的周長有了初步認識后,教師隨即把學生以6人一個小組分開圍座在一起,然后讓他們分別量出大小不同的圓的周長和直徑,并由小組長記錄下每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長度數(shù)據(jù),再分別計算出每個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保留兩位小數(shù)),最后比較所有的商,看看有何特點。
教師要求各小組匯報每個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所得的商,并逐一把這些商寫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抽象出一個結(jié)論:不論多大的圓,它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
就此機會,教師向?qū)W生計述一千多年以前,我國數(shù)學家祖沖之就用算籌計算出每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總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這個偉大的發(fā)現(xiàn),比歐州人早了500年。
教師指出:由于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所得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我們就把這個數(shù)叫做圓周率,并用字母Л(pai)表示,Л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在計算時,一般取近似值,即Л=3.14。
3、抽象概括
既然知道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那么,根據(jù)被除數(shù)、除數(shù)與商的關系,已知直徑求周長應是: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為了方便,我們用字母C表示圓的周長,用字母d表示圓的直徑,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為:C=Лd。因為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即d=2r,那么圓的周長=2×圓的半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就是C=2Лr。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根據(jù)圓的直徑求圓的周長和根據(jù)圓的半徑求圓的周長的兩個公式:C=Лd和C=2Лr。
4、享受成功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醒地認識,對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也有了理論上的把握。但是,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運用知識。如何運用我們本課所學的知識呢?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學習課本第101頁例1,并要求學完后自己試做第103頁試做題第1題。估計大部分學生做完后,教師又從平時成績好、中、差三類學生中各抽出一名板演。板演完成后集體評論。我們一方面表揚和鼓勵做得正確的學生,另一方面糾正板演中出現(xiàn)的錯誤。
就在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時,教師再次要求學生自學例2,并用解決試做題第1題的同樣方法,解決試做題第2題。
最后,教師根據(jù)板書,引導學生對本課內(nèi)容作一次系統(tǒng)的口頭歸納。
附: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
即C÷d=Л
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
即C=Лd
又因為d=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