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你們好!
我所要說課的內容是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它具體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四冊第9課,也是第三單元議論文的第一篇。大綱對高中階段在議論文方面就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要求如下:學生能閱讀較復雜的議論文,在理清層次把握中心論點的基礎上,能分析論證方法,注意文章的邏輯性;在寫作方面能寫一般的議論文,論點明確,論據較充分,且能運用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一定的邏輯性和說服力。而《拿來主義》是一篇雜文,雜文是文藝性的議論文,它具有短小精悍形式活潑,能及時反映社會現(xiàn)實,有很強針對性和戰(zhàn)斗性等特點。有人將雜文比作是魯迅先生的匕首和投槍。
一、說教材
《拿來主義》是一篇老文,好幾版的教材都沒有將它刪去,而且編者還將其放在單元的第一篇,足以說明這篇文章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事實也是如此,《拿來主義》一文中所表達的思想,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這是一篇說難不難,說簡單又不簡單的雜文。如果純粹從內容的理解上看,這是篇較為簡單的文章:對待文化遺產的要膽大心細,要學會拿來,要學會挑選;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這個觀念在今天依然十分科學,也是許多人所共知的,因此我只準備用一節(jié)課講解本文的內容,讓學生們掌握對待文化遺產的態(tài)度和方法。從第二節(jié)課起,我將重點放在對魯迅語言技巧的研究和訓練上。第三節(jié)課的重點則是本文的各種論證方法:類比論證、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
因此,本課的重點就是分析本文中語言的技巧。魯迅的雜文之所以具有很強的戰(zhàn)斗力,主要是因為他雜文的語言。人們稱,魯迅的雜文“嘻笑怒罵皆成文章”,其雜文的語言風格是犀利、幽默、諷刺。如果是一個有生活經歷的、思想成熟的成年人理解魯迅的語言可能不會吃力,但要讓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來體會魯迅雜文語言犀利、幽默的特點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
分析探究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一文中的語言技巧。
指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學習并應用魯迅先生雜文的語言技巧。
而課上的難點則肯定出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如何讓學生舉一反三,通過課文分析,掌握魯迅先生雜文的語言技巧。
如何引導學生關注和觀察生活并能產生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思想。
二、說學法
2班的學生特點是表現(xiàn)活躍,思維敏捷,出口很快,但總是會偏移主題。在課堂上表達的一些觀點往往有失偏頗,甚至理解錯誤。針對學生的這個特點,我認為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魯迅先生的看問題的方式,并學著象魯迅先生一樣用自己獨具特色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
現(xiàn)場片段作文,尤其是議論文類型的作文,對于作文本來就不好的學生來說,很有些難度。因此我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方法,即能鍛煉學生們臨場應變和即時寫作的能力,又能讓同學們學會分工合作,發(fā)揚團隊的精神,用集體的力量完成較難的任務、目標。也就是說,讓他們合作起來摘桃子。
三、說教法
要理解內容不難,但要理解魯迅豐富而深刻的語言很難。首先,魯迅距今天的學生相隔年代較遠,文白夾雜的語言讓部分學生不太適應;其二,雜文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如果對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事件不大了解的話,就較難理解作者為什么要用這樣的語言了;第三,魯迅的語言運用十分純熟老練,技法又靈活多變,學生較難把握。那么如何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這些語言的技巧呢?
這堂課的授課重點是三個雜文的語言技巧,要讓學生理解這三個技巧,我以為可以用“比”的辦法:精析原句,對比修改后的句子,才能讓學生更清楚地感受到原文的力量;同時重在加強學生的語感,重在“意會”(心中應明白魯迅雜文語言的妙處了),倒不一定要求學生“言傳”(用語言表述其中的妙處)。再借助當代生活中的幾個文化事例,讓學生們站在現(xiàn)在的角度進行仿寫評論,以達到訓練這些語言技巧的目的。
四、說教學程序
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分成兩個部分:
一、從《拿來主義》中拿來
“拿來主義”就是要善于從別人的文化中汲取精華。而《拿來主義》本身就有許多可汲取之處,可供學生們在今后的作文當中應用。因此,讓學生從《拿來主義》中拿魯迅雜文語言的幾個技巧:
1、貌似廢話連篇卻辛辣犀利。
2、貌似表揚贊賞卻針針見血。
3、貌似無心之筆卻一招致命。
教師對上述三個語言技巧進行精析,通過對比,引導學生理解《拿來主義》一文中的語言的豐富和深刻,體會魯迅先生雜文的風格特點和藝術魅力。
二、學魯迅,做一名能戰(zhàn)的士兵
語言除了用來抒情敘事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它可以用來戰(zhàn)斗。雜文是魯迅的匕首、投槍,同學們在理解了其雜文語言的特點之外,還應該學會如何像魯迅一樣利用這些語言技巧去“戰(zhàn)斗”。
因此,在第二個部分,我例舉了四個當代的政治、文化現(xiàn)象,這四個現(xiàn)象都是同學們熟知的,但同學們卻看不透這些事件后面的深刻意義。因此我采用分小組討論探究的方式,讓同學們利用集體的力量來理解事件,同時用商討的方式寫出評論片段。要求是:利用剛才學到的幾個技法。
希望通過及時的訓練,能夠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剛才所學到的內容。
最后教師通過及時的點評讓學生明曉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結束此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