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課文內容分解表
知 識 點 |
學 習 水 平 | ||
識 記 |
理 解 |
運 用 | |
1.指導學生梳理文章結構,編寫提綱。 |
|
|
∨ |
2.理解本文歸納論證及比喻論證方法的運用,做課內遷移性練習。 |
|
∨ |
|
3.積累下列詞語。 裝潢 自欺欺人 運籌全局 偏 執(zhí) 繁瑣 淺嘗 |
∨ |
|
|
(2)學習水平描述表
知識點 |
學習水平 |
描 述 語 句 |
行為動詞 |
1 |
運用 |
分析文章寫法,讓學生實際運用于寫作。 |
歸納分析討論 |
2 |
理解 |
分析課文重點內容,讓學生求知目的、態(tài)度 、方法 |
理解討論 |
3 |
識記 |
查閱字詞典,記住字詞的含義 |
記住 |
二.教學重點:
A.學習課文運用歸納論證和比喻論證
B.理解求知目的、態(tài)度、方法。
三.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運用歸納論證和比喻論證。
四.媒體選擇與組合
媒體選擇如下表所示:
知識點 |
媒體類型 |
媒體來源 |
媒體內容 要點 |
媒體在教學中作用 |
使用方法 |
1 |
校園網絡 |
自制 |
顯示文章標題結構 |
便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
邊出示 邊歸納 |
3 |
投影 |
自制 |
出示詞語 |
便于學生快速識記詞語 |
顯示詞語 |
1.導入新課。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求知是進步,在求知中發(fā)展。中國古人求知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 女 刻苦求知;而現(xiàn)代,我們以如何看待求知?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論求知>>是我們的一盞指路明燈。
彩屏顯示:
課題、作者和作者頭像。
2.檢查預習。
彩屏顯示:
(1)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輕鄙 炫耀 狡黠 掩飾 挑剔
(2)用投影出示詞語,學生利用工具書查閱。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要求讀音準確。
4.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提問:(1)作為一篇議論文,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本文也分為三部分,這三部分關系怎樣?
議論文的結構一般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部分組成。本文前四段是提出問題部分;中間五段是論證部分(即分析問題部分);最后一段是解決問題部分。三部分論述,完全符合議論結構規(guī)律,結構嚴謹,脈絡清晰。
分析第一部分
提問:(1)這部分是怎樣論述求知的正確目的的?
(2)從二段中,找出一句名言。
(3)找出用比喻論證方法分析求知、實驗的作用等相互關系的段落。
(4)分析比喻句
(5)求知的目的從哪兩方面論證的?
5、分析第二部分
主要論述什么?提倡什么?
6、分析第三部分
(1) 用列舉具體學科的作用,最后歸納論證法在哪一段?
(2) 哪些段運用排比論述的寫法?
(3) 這部分分兩層論述怎樣理解?
7、根據課文內容“論求知”比“論學問”或“論讀書”這兩個標題更恰當,因為讀書范圍狹窄,學問范圍又過寬。
8、小結:比喻論證能使論說的道理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