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幼兒心理衛(wèi)生與問題】
第一節(jié) 幼兒心理衛(wèi)生概述
隨著人們對健康概念認識的日漸完善以及對健康關心程度的不斷提高,心理健康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要保證人的心理健康,就要講究心理衛(wèi)生。重視和講究幼兒的心理衛(wèi)生,是保證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一、幼兒心理衛(wèi)生的意義
心理衛(wèi)生,也稱精神衛(wèi)生,它是指維護和增進人們的心理健康、預防心理疾病的發(fā)生以及矯治各種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學原則、方法和措施。
較早從事心理衛(wèi)生研究與實踐工作的應屬醫(yī)學界。早期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主要是圍繞有軀體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患者開展的,目的在于預防和治療疾病,這可以說是一種狹義的心理衛(wèi)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醫(yī)學的發(fā)展,人們更多地從積極的意義上去認識和研究心理衛(wèi)生。當今社會,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著眼點已經放在健康人的心理保健方面,即從個體生命剛剛誕生之時起,就開始加強心理保健工作,其目的在于從根本上消除對心理可能造成有害影響的根源,預防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產生,促使人們的心理盡可能達到較高的健康水平?梢,心理衛(wèi)生的主要意義在于積極地維護和增進人們的心理健康。
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各方面發(fā)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時期。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會經歷許多轉折點,也會遇到許多矛盾與困難。由于他們年齡尚小,經驗與能力都很欠缺,而且,也極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其成長過程中,成人應重視幼兒的心理衛(wèi)生,加強對幼兒的心理保健,增強幼兒的心理能力,盡可能避免幼兒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這對于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從社會的背景上看,現代社會正處于急劇的變化之中,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際關系的日益復雜、家庭結構與居住環(huán)境的改變等等,都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緊張因素或不利因素,致使幼兒的心理問題較以前明顯增多。
如果幼兒期的心理問題沒有能得到及時消除,將會使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受挫折,這不僅會影響幼兒現階段的生活和活動,影響幼兒心理的正常發(fā)育和健康,而且,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還會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和健康,有的甚至會導致軀體疾病或心身疾病的發(fā)生。不僅如此,某些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還將會影響到其一生的健康。許多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心理方面的異常、障礙和心理疾病,并不是無緣無故、突然發(fā)生的,其原因大多數起源于兒童時期 (尤其是幼兒階段)在心理方面所受到的不良刺激或不良影響。
因此,必須加強幼兒心理衛(wèi)生工作。這是維護和增進幼兒心理健康乃至人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證。
二、幼兒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內容
幼兒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內容相當廣泛,凡是能維護和增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都屬于幼兒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范疇。概括地說,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環(huán)境
(二)加強各種心理保健措施,對幼兒進行心理衛(wèi)生教育
(三)幼兒心理問題的早期發(fā)現、早期干預和早期治療
幼兒心理問題的早發(fā)現、早干預和早治療十分重要。通過觀察、診斷、篩查等方法,可以及早地發(fā)現有心理問題的幼兒,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早期干預和早期治療,這樣便可以把心理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從而為童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從幼兒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上述內容中可以看出,從事幼兒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人員不僅應該包括幼教工作者、醫(yī)務工作者,還應該包括家長和社會工作者。
三、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心理保健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需要,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根據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實施相應的心理保健,可以避免幼兒出現心理問題,促使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幼兒心理保健方面的內容很多,在這里,僅介紹在幼兒發(fā)展的不同年齡階段中比較突出和重要的方面。
(一)0一1歲嬰兒心理保健的重點
1.滿足嬰兒的多種需要
嬰兒從出生之時起,就產生了需要,這些需要必須依靠成人才能得到滿足。嬰兒的需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理需要,另一類是心理需要。嬰兒的需要是否能夠得到滿足,對其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嬰兒最早出現、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這是嬰兒維持生命、保持正常發(fā)育的基本條件。這些生理上的需要主要包括:食物、睡眠、衣著、排泄、清潔、安全等。只有當嬰兒的這些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后,他才會顯得很寧靜和放松,表現出愉快的情緒。嬰兒的這些生理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滿足,不但會妨礙他的發(fā)育和身體的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成人在滿足嬰兒基本的生理需要的同時,還應該滿足嬰兒的心理需要,如:安全感的需要、愛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活動的需要等。
嬰兒喜歡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生活,喜歡躺在母親的懷里吃奶,更喜歡成人多抱一抱他、多與他說話、多陪他玩、多逗他樂……每當這時,嬰兒總是會表現出愉快的神情,甚至會開心的歡笑,這些都反映出嬰兒對于愛、安全感以及交往的需要。充分滿足嬰兒的這些需要,可以使嬰兒感受到成人對他的關心和愛,從而產生對成人的依戀和信賴,建立起與成人親密的關系,從中獲得安全感、愉悅感和愛的滿足,這些都是嬰兒將來形成良好個性和人際關系的基礎。許多研究與事實證明,在這一時期如果嬰兒缺乏母愛、缺乏安全感或缺乏交往,那么,在其將來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較多的心理問題,如情緒緊張、焦慮、多疑、膽怯、缺乏自信、吮吸手指、咬指甲等。
值得一提的是,母乳喂養(yǎng)對于嬰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它不僅有利于嬰兒身體的發(fā)育和健康,而且,當嬰兒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中吃奶的時候,還能使嬰兒感受到母親的體溫和母親對他的愛撫,這種母子間肌膚的接觸、眼神的相接以及氣味的交融等,能加強母子間的情感交流,使嬰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同時,嬰兒在吮吸母親乳頭的過程,也會使他感受到一種安全和滿足。
嬰兒還有活動的需要,這主要表現在:他喜歡摸摸這、摸摸那,玩玩小手、蹬蹬小腿,不停地爬動、玩玩具、擺弄物體等。如果成人帶他外出,那他的小眼更是會忙不迭地東看看、西瞧瞧,生怕漏掉什么……嬰兒的動作能力和智慧,就是在這種不斷的活動與探索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嬰兒對于事物的興趣、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對自己能力的感受,也是在此過程中開始萌發(fā)的。如果給予嬰兒的限制過多,或是給予嬰兒活動的刺激過少,不能使嬰兒的需要得到滿足,則很可能使嬰兒神情變得呆板,行為變得退縮、被動,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較差,對自己缺乏信心,或是表現出發(fā)怒、反抗等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由于這一時期的嬰兒,還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主要是通過不同的聲音、表情、身體動作等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成人需要十分細心地觀察嬰兒,學會理解嬰兒的各種反應和表現,以便能較準確地把握嬰兒的身心狀況和感受,及時滿足嬰兒的各種需要,以促進嬰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2.避免嬰兒受到傷害
對于嬰兒來說,由于其年齡尚小,身體和心理的發(fā)育均處于十分嬌嫩的狀態(tài),外界給予他的刺激哪怕只有一丁點兒,但對于他來說有可能就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養(yǎng)育嬰兒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避免讓嬰兒受到任何傷害,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
注意嬰兒身體的保健以及安全防護,是防止嬰兒身體受到傷害的關鍵,成人要精心地照顧好嬰兒的生活。疾病和身體受損,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嬰兒的正常發(fā)育。
避免讓嬰兒的心理受到傷害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時期,嬰兒也會逐漸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如斷奶、所依戀人離開自己、陌生人的介入等等,而這些,又都是在嬰兒生活中必須經歷的事情。對此,成人要理解嬰兒的心理感受,更要耐心地幫助嬰兒慢慢過渡、逐漸適應,不要使嬰兒感到不安、無助、憂郁、緊張或恐懼。
例如斷奶,為了幫助嬰兒逐漸減少對母乳的過分依戀,為斷奶做好準備,當嬰兒出生4個月以后,成人就應該逐漸開始給嬰兒添加輔助食品,使嬰兒知道除了母乳以外還有許多好吃的東西,以便激發(fā)嬰兒對其它食物的興趣,并使嬰兒逐漸喜歡吃這些食物,這是為斷奶做好生理與心理準備的重要一步。當嬰兒手部動作能力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以后,成人可以給嬰兒一些手拿食吃,如手指餅干、小饅頭片等,以便讓嬰兒自己體驗拿東西吃的感受,這不僅能鍛煉嬰兒手眼協(xié)調的動作,而且,還能使嬰兒感到自己吃東西是那樣的有趣、好玩,從而產生較濃厚的興趣,同時,這也能使嬰兒逐漸擺脫對母乳的依戀。就這樣,通過逐步培養(yǎng)嬰兒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使嬰兒對其它食物產生興趣,減少母乳喂養(yǎng)的次數,最終達到斷奶的目的。
在這一過程中,讓嬰兒有一個生理和心理的準備過程是相當重要的。成人盡可能不要采取突然斷奶或是逼迫斷奶的方式,否則,很容易使嬰兒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不適應,引起嬰兒煩躁不安、哭鬧不止、拒絕進食,或使嬰兒體驗到失落和挫折。
正確對待嬰兒怕生的現象也是很重要的。嬰兒出生六七個月以后,由于他對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產生了較強的依戀感,因而,對于家庭以外的人便會表現出怕生的現象。例如,當陌生人走近他或是逗他玩的時候,他會感到害怕甚至哭起來如果陌生人將他抱起,他哭鬧得會更加厲害,身體拼命地掙扎……他已不再像從前那樣,任憑誰逗他都會覺得高興。
嬰兒怕生,是嬰兒認識能力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變化,這充分表明嬰兒在感知和記憶能力等方面有所發(fā)展。對于嬰兒所表現出來的怕生,成人應該做的是:一方面,不要強迫嬰兒與陌生人接觸,以減少嬰兒的消極情緒和不安的感受另一方面,應逐漸地引導和鼓勵嬰兒去接觸周圍的事物和人,不斷擴大嬰兒的接觸范圍和交往面,這樣,便可以使嬰兒在逐漸適應的過程中,擺脫心理上的恐懼和擔憂,逐漸學習與他人進行交往。